联系我们

金枪哥喷剂官网

9958874

原创民国谍战录:他的第一个刺杀任务,竟然是在逛窑子的时候接到的

发布者:金枪哥官网发布时间:2022-11-23访问量:102
󦘖

添加微信送喷剂

9958874

添加微信

原标题:民国谍战录:他的第一个刺杀任务,竟然是在逛窑子的时候接到的

7月份播出的国产剧,如果观众想知道口碑怎样的话,大概要失望了。

截止到目前,就小七所知道的7月播出的国产剧,只有两部是公开了豆瓣评分的,一部是豆瓣评分7.9的《瞄准》,一部是豆瓣评分7.0的《使徒行者3》,而那些不敢显示豆瓣评分的国产剧,质量可想而知。

《瞄准》的剧情节奏紧张,我方公安部门、敌方水母刺杀小组、苏文谦这三条线的故事都很精彩,每个角色的性格也都非常鲜明,在同期播出的剧里确实算是质量不错的剧。

不过,作为谍战剧的爱好者,原本小七非常期待第10集我方公安部门与敌方水母刺杀小组在火车站的攻防对抗戏,但是,当水母小组成员意识到进入我方的埋伏之后,他们竟然在汽车车厢里推出了机枪……

这一刻,小七是失望的。

更不要说之前剧里一直在铺垫着的,代号为水母的池铁城(陈赫饰演)有多么多么厉害,结果,在火车站显身手的时候,竟然随随便便就被苏文谦(黄轩饰演)破了局,一个人都没有杀死……

就这能力,还不如他的徒弟在码头那一枪呢。

看电视剧,我们当然希望敌我双方的智商都很高,更希望看到他们有逻辑的强强对抗,他们的对抗有多激烈,看剧的观众就会有多过瘾。

毕竟,电视剧讲究的是还是可看性,并不是纪录片,以记录事实为目的。

当然,历史上有些刺杀事件也很精彩。

《瞄准》电视剧里,水母这个组织曾经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。

而在民国的现实社会中,军统里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的高手有不少,比如军统三剑客、军统四大金刚、军统十八罗汉等等。

而今天小七要给大家介绍的,就是戴笠最得力的手下军统四大金刚之一,大名鼎鼎的陈恭澍。

陈恭澍,出生于1907年,河北宁河人,绰号辣手书生,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,一生策划组织了200多件刺杀任务,也被称为军统第一高手。

但此人非常低调,几乎找不到他的照片,而且也很难区分真假,据说北京卫视《档案》节目组,就曾经闹出了把沈醉的照片当成了陈恭澍的笑话。

因为名字的读音相同,陈恭澍被认为是谍战剧《风筝》里宫庶的原型之一

1931年春天,陈恭澍与黄雍、韩浚、陈烈、俞墉、张炎元等14人一起被蒋介石钦点,进入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,学习了6个月。

1931年7月,在同学黄雍及张炎元的介绍下,陈恭澍认识了戴笠。

1932年,陈恭澍被吸收入三民主义力行社(军统的前身)的外围组织革命军人同志会,并且接受特工训练,有速记、速绘、摄影、驾驶、爆破、射击、讯鸽、生化(主要讲解各种毒药、麻醉药等)、军事情报学、侦察法、通信法、情报搜集、行动破坏等课程,学习时间为6个月。

这大概是国民党最早的特工训练班了,因为训练基地在洪公祠,所以也被称为洪公祠训练班,包括陈恭澍在内,一共有30名学生,其中有1人辍学,2人病退,27人结业。

1932年底,陈恭澍与同学戚南谱、杨英在洪公祠训练班结业后,被派到了北平,着手建立力行社分社北平站。

戚南谱照片-来源于百度百科

而陈恭澍,被戴笠指定为负责人。

在当时,北平站做的工作主要是情报搜集这样的基础工作。

时任天津站负责人的王天木(原名王仁锵),化名为郑士松,因为女儿念书的关系,全家也都住在北平。

王天木比陈恭澍年长16岁,工作经验丰富,看陈恭澍等人初来乍到,于是经常会指点他们:从事特务工作的人,必须是通才,因为往往会置身于不同环境,接触不同身份的人,遭遇到不同的事故,所以,风土人情、社会各阶层都是要了解的。

《伪装者》王天凤,据说王天木的原型之一

在王天木的带领下,陈恭澍等人于是走遍北平,做西装、吃大菜、看电影、看戏、逛窑子……,力求做一个见闻广博、常识丰富,能够随机应变的特务通才。

1933年7月初,陈恭澍负责的北平站,终于接到了第一个刺杀任务,而这个刺杀任务,竟然就是陈恭澍在逛窑子的时候接到的。

刺杀任务背景:

1933年,在天津的国外关东军副参谋长板垣征四郎,用大量金钱收买民国残余军阀、失意政客、地痞流氓等人,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地区,到处制造事端,意图先行破坏社会秩序,坐视中国人自相残杀,削弱中国国力,为以后再扶植一个听命于国外的傀儡政权铺路。

就在此时,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得到情报,前湖南督军张敬尧,与板垣征四郎勾结,拟任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,密谋在北平进行暴动,策应国外关东军进占平津。

张敬尧此人,在湖南的时候,横征暴敛、贪婪残暴、无恶不作,1919年7月,一大批湖南志士发起了驱逐张敬尧的运动,1920年7月11日,张敬尧被逐出湖南,之后在张作霖、吴佩孚、张宗昌等军阀处辗转,直到被国外人拉拢,成了国外人的走狗。

张敬尧照片-来源于百度百科

1933年7月4日,王天木、陈恭澍、白世维三人正在韩家潭(北京八大胡同之一)莳花馆里闲坐,力行社特派员郑介民连夜找到他们,就在莳花馆里下达了刺杀张敬尧的命令,并且限期一个星期复命。

郑介民照片-来源于百度百科

北平站人员及资源:

陈恭澍:整个行动的负责人,负责策划、组织行动。

王天木:协助负责策划、组织行动。

戚南谱:接任务前,负责打入拉出,所谓打入就是找门路、想办法,进入图谋不轨的叛乱组织,拉出是策动那些从事叛乱活动的人,改邪归正,迷途知返;接任务后,负责收集情报。

杨英、程俊:负责电台工作。

白世维:原本是负责处理情报数据,收到任务后,白世维自告奋勇,担任执行刺杀的工作;

王云孙:负责处理文书。

陈国治:交通员。

侯子川、张伯武、范行等人:为北平站的线人,为北平站提供情报。

北平站建立的时间不久,资源匮乏,陈恭澍有一把戴笠送的手枪,只有六颗子弹,交给了白世维,后来白世维也正是用这把枪,杀了张敬尧(但白世维的记忆里却是郑介民在发布命令时,当场把自己的枪解下来给他);

因为刺杀小组只有一辆脚踏车为交通工具,所以借用了戴笠的汽车,并且雇用了一名张姓汽车司机。

目标的情况:

当时只知道张敬尧住在北平东交民巷六国饭店。

六国饭店,1900年由国外人建造,一共有四层,当时是各国公使、官员及上层人士住宿、餐饮、娱乐的高级聚会场所。

行动过程:

接到任务后,刺杀小组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张敬尧的行动轨迹,以及在六国饭店的房间号。

王天木、白世维到六国饭店,开了一间二楼的房,并守在那里,方便查探张敬尧的住处,可整整查探了几天,仍然找不到张敬尧的踪迹。

刺杀小组正在烦恼的时候,峰回路转,原来王天木、白世维中午准备去吃饭的时候,碰见了一个熟人,此人是之前他们曾经逛过的应元泰西服店的应掌柜,而就那么巧,张敬尧在他手上做了两套衣服。

刺杀小组从应掌柜的口中,得到了以下情报:

第一:张敬尧的下巴颏上有一撮毛。

第二:张敬尧住在三楼,开了三间房,分别是231房、233房、235房,除了张敬尧本人之外,还住了张敬尧的参谋长(名叫赵庭贵,王天木正好认识)及副官(或许还有卫士)。

第三:张敬尧过两天要回天津。

得到情报后的7月7日,王天木定了两个计划:

第一:请天津一位闯荡江湖多年的,有枪的,姓侯的老朋友加入到行动中(就算请不到人,也一定要借到枪),与白世维一起联手刺杀张敬尧,行动前,王天木上三楼敲门找赵参谋长,不管是谁应门,都要查探到张敬尧在哪间房。

第二:应掌柜送西服的时候,白世维尾随应掌柜上三楼,趁张敬尧试穿西服的时候下手,这个方法效果好,但是会牵累到应掌柜,是下下之策。

定完计划之后,王天木的夫人立即动身去天津请侯君,约好晚上七点钟在王天木家集合。

然而,计划不如变化。

7月7日中午大概12点3刻的时候,陈恭澍接到白世维的电话,声音与往常不同,粗壮而又短促,说:事情办完了。

原来,王天木、白世维当时回到六国饭店,想着要接待侯君,也为了便于接近目标,更为了多建立一个据点,决定再开一间房,最好是在三楼,却得知三楼四楼都没有房间,只有二楼有一间房,束手无措之下,也只能定下来。

就在王天木、白世维看完新订的房间的时候,酒店服务人员(当时叫茶房)将钥匙交给了王天木,往前走去,王天木鬼使神差,也跟着茶房走了几十步,谁知正好看见对面的房间有一个人,侧身坐在床沿上,仰着头,对着窗子,手里在摆弄一个小玩意,而这个人,正好下巴颏上有一撮毛。

王天木使劲看了几眼,确定无误,立即向白世维使眼色,还小声说了一句:就是他,白世维会意,撩起长袍,抽出枪来,对准张敬尧的身材部,一连开了三枪。

开完枪后,王天木先走出大门,招手雇了洋车,跳上去就走了,在饭店门外接应的戚南谱看见,察觉有异,想进六国饭店了解情况在六国饭店门口,碰到白世维,两人一起出门上车,司机踩油门,一路上提着心吊着胆,但好在国外兵还没有反应过来,两人顺利脱身。

7月7日晚上,郑介民收到确切消息:张敬尧已于下午三时伤重毙命于国外医院,终年52岁。

7月8日报纸刊登了一则新闻:巨商常石谷(张敬尧的化名),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内,遇刺殒命,凶手逃逸无踪。

可情报上不是说张敬尧住在三楼吗?

刺杀小组后来才知道,据说张敬尧住在六国饭店,与外界来往颇多,但张敬尧非常懒,晚上懒得睡,早上懒得起,而且他有鸦片瘾,且喜欢玉器雕刻、鼻烟壶之类的小古董,为了有一个清静之地,又另外在二楼开了一个小房间。

这些事情刺杀小组却没有查探到,真是时也命也,只能说汉奸张敬尧该有这个下场。

但这种意外,正是现实比电视剧精彩的地方。

陈恭澍本人评价刺杀张敬尧的这个任务,认为这是一场完美的刺杀,因为没有牺牲、没有挂误、不曾连累人、也不曾辜负人,真是一件至善至美,全须全尾的佳构。

陈恭澍的一生,一共策划组织了200多次刺杀,有像张敬尧案这样成功的,还有很多失败的,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,记得点赞、关注、分享,以后我们慢慢聊啊。

参考资料:陈恭澍所著《军统第一高手回忆录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